河北唐山蜡染手艺人:“蓝白之间”蜡染技艺为兔年添彩******
(新春走基层)河北唐山蜡染手艺人:“蓝白之间”蜡染技艺为兔年添彩
中新网唐山1月18日电 (白云水 解立经 毕帅)1月18日,河北唐山丰南区蜡染手艺人甘彩云的工作室里,蜡染技艺爱好者们正一起创作兔年蜡染布偶,各式各样的蜡染作品摆满房间,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浓浓喜庆氛围。
蜡染,是中国一项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这项工艺从起稿线描、上蜡、浸染,到氧化、脱蜡、漂洗,再到后期的制作成品,需要十几道工序。
甘彩云向蜡染爱好者传授制作技巧。 毕帅 摄“蜡染工艺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天太冷会影响布料上色的效果,所以天冷前就把需要的布料染出来了,现在主要是裁剪、缝制、填充、装饰。”甘彩云一边创作一边介绍,把福字、财神帽这些吉祥元素融入到灵动的生肖兔造型中,将传统元素与蜡染之美相融合,来传递兔年祥瑞纳福的美好愿景。
“融入日常生活才是真正的非遗传承,过年更少不了非遗。”2022年甘彩云被评为唐山市工艺美术大师、唐山市级蜡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说,“古朴典雅是蜡染工艺的鲜明特征,这与其制作工艺是分不开的,它是以蜡刀蘸蜡液,绘画于布后以蓝靛浸染,在浸染过程中,蜡自然龟裂,形成自然‘冰纹’,呈现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
甘彩云还把蜡染工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壁挂、抱枕、衣服、挂饰等多个品类。
为让蜡染技艺在北方得到更好的发展,甘彩云坚持创作的同时,通过直播平台对蜡染文化和制作工艺进行推广,并多次走进社区开展非遗培训和体验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这项传统技艺。
甘彩云在整理蜡染“兔”元素作品。 毕帅 摄如今,越来越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其24岁的女儿李萨就是其中一员。毕业于设计专业的李萨一直对传统工艺情有独钟,大学毕业后便跟随母亲学习蜡染。“穿越历史的传统工艺经过时间的沉淀更有味道和魅力,这也是我喜欢上蜡染的原因。每天静下心来学习蜡染,就像与古人对话,是心灵治愈的一个过程。”
最近,李萨还尝试把动漫元素融入到蜡染作品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李萨拿起一只灵动的兔子布偶:“这只兔子是我从卡通动漫中汲取的灵感,把年轻人喜欢的一些夸张元素与蜡染工艺结合,唤醒大家儿时美好记忆的同时,也能更贴近年轻人的喜好。”
“时代在变,传承不变。把传统工艺注入年轻化的元素也是一种新的传承。非遗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接力。”甘彩云说。(完)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系列解读⑭树立大食物观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作者:赵思诚、王国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顺应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调整趋势,保障食品供给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结构适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点任务之一。而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是新时期保障我国食品市场供需平衡和居民营养健康的重要抓手。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吃得饱”“吃得好”之外进一步倡导“吃得健康”,深挖潜力构建更为全面的食品供给体系,是树立大食物观的题中之义。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居民收入提高,我国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发生显著调整,口粮消费不断下降,水果、蔬菜与畜产品消费持续增长。2021年我国人均口粮消费131.4公斤,相较于2013年下降11.3%;人均禽肉消费量26.5公斤,增长55.1%;人均蛋类消费量13.2公斤,增长61%;人均奶类消费14.4公斤,增长23.1%;人均水产品消费14.2公斤,增长38.5%;居民食品消费多元化趋势十分明显,畜禽产品消费快速增长,膳食营养水平不断提升。居民食品需求结构变化直接反映于食品进口端,2021年,我国食品进口额再创历史新高,全年进口额高达1354.6亿美元,同比增长25.4%。进口额排在前五位的食品品类分别是肉类、粮食、水产品、乳制品和水果,五项进口额均超过百亿美元。 粮食安全概念应当与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调整相适应,目前我国粮食安全仍然存在“米袋子”提得多、“菜篮子”提得少,“供给端”提得多、“需求端”提得少的“两多两少”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内,粮食安全概念应当向食物安全逐步转变,除了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之外,也需要将肉、蛋、奶、菜、果等品类纳入考虑范围,在更广泛的基础上讨论数量安全和自给能力问题,力争实现主要食品供需动态平衡。 食品消费结构调整直接影响居民营养健康情况。总体而言,我国居民营养供给快速增长,蛋白质、脂肪与能量供给充足,动物蛋白供给明显增加,居民人均每日能量供给量达到3400千卡,能够满足居民营养需求。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健康”,居民营养水平提升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膳食结构不平衡,居民营养供给存在短板。当前我国居民精加工谷物食用多而全谷物与杂粮食用少,红肉食用多而白肉食用少,蛋类食用多而奶类食用少,油、盐、糖消费过多而各类维生素与钙、铁等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居民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问题同时存在,大量居民处于“隐性饥饿”状态。 其次是膳食结构不平衡导致肥胖与慢性病患病率增长。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的统计结果,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或肥胖比例已经超过50%,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经达到19.0%,而超重肥胖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当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5%,糖尿病患病率为11.9%,膳食结构变化对居民营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最后是城乡居民营养供给仍有差距,老龄人口的营养健康状况需要引起关注。农村居民肉类消费以红肉为主,维生素、钙等营养素供给水平相较于城镇更低。农村居民营养不良、贫血的发生率也高于城市地区,而农村居民对高血压问题的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均显著低于城市居民。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部分老龄人存在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贫血率达到10%,新冠疫情背景下,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仍需高度警惕。 需求端,首先,树立科学的膳食营养观,倡导均衡饮食结构。宣传低油、盐饮食与粗粮的营养健康作用,降低居民精粮消费倾向,控制钠盐与脂肪摄入。推广普及禽肉、水产等白肉的健康功效与营养价值,倡导居民使用白肉消费替代猪肉消费,促进肉类消费多元化,从饮食层面降低各类慢性疾病发病率,提升居民营养健康水平。其次,开展节粮动员,树立节粮减损意识,遏制饮食铺张攀比。厉行节约,倡导科学点餐,狠抓食堂浪费,持续关注外卖行业中的点餐过量和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饲料粮浪费问题,多渠道“堵漏”,通过“食”端的调整,实现“农”端的节粮减损目标,降低食品供给体系的压力。 供给端,首先,多渠道构建食品供给体系。以粮食为基础,在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通过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等手段,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原则,向山水林田湖草沙要食物,充分利用广袤的国土资源,有效缓解我国人均耕地不足的窘境。其次,重点关注蛋白饲料粮的供给问题。发展低蛋白日粮技术,着重研发大豆蛋白替代产品,推动小品种氨基酸生产核心技术突破,加大对新型限制性氨基酸生产技术的支持,满足低蛋白日粮配制需求,适度降低饲料中豆粕等蛋白原料用量,逐步降低养殖行业对进口大豆蛋白的依赖。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植技术,努力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政策目标。做好玉米大豆的协同发展的研判工作,尽可能提升我国的大豆自给能力。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