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琼台胞过小年 两岸“云拜年”解思愁******
中新社海口1月26日电 (记者 张茜翼)“祝你新年快乐,虎虎生风,恭喜发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春节许多在琼台胞选择“就地过年”。1月26日恰逢中国传统南方小年,海南省台资企业协会会长谢文盛邀请数位留琼过年的台商及陆配相聚,共迎新春佳节。
“大家在此时相聚,有一种家的感觉,感到很温暖。”在大陆打拼多年的台商张岳玄说,海南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在大陆过年没有“孤单”感。
疫情阻隔相聚却割不断两岸亲情相连,留琼台胞思乡情浓,心系远方亲友。当天,他们通过“云拜年”的方式与远在台湾的亲朋互道平安,送上新年祝福。
十多年前嫁到台湾的琼籍陆配谢泳春今年头一回与丈夫相隔两岸过年,聚会当天她也与身在台湾的丈夫视频通话,互拜早年。在海南从事花道艺术的谢泳春说,她去年在台南举办了一场插花与绘画艺术联展,她希望今年将这门艺术在海南推广。
在谢文盛看来,台胞拜年的方式因疫情有所改变,但是亲情的联系、感情的交流不变。
贴对联、品好茶、尝佳果,留琼台胞欢聚一堂聊家常,话自贸港发展新期许。
台商在交谈中感慨,老一辈来琼创业的台商以从事农业、旅游业为主,而当下“闯海南”的台商不断顺应时代潮流,将投资领域越拓越宽。如今,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正在成为台商投资海南的重点领域。
海南自贸港建设吸引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琼创业就业。“年轻人受教育程度高,敢于创新,老一辈台商是他们的坚强后盾。”谢文盛说,近年来,大陆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此时正是台胞在大陆发展的好机会,他鼓励台青抓住机遇,大胆探索创新,在这片热土上发挥专长。
据海南省台办介绍,三年多来,海南全省新增台资企业302家,实际利用台资3.08亿美元。2021年1月至12月,海南新增台企160家;去年1月至11月,琼台两地贸易额达17.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4%。
为了给生活和居住在海南的台胞做好服务,海南省台办、海南省台联、海南省台资企业协会已联合建立“海南省台胞台企之家”,开展交流联谊、政策宣传、协调服务、资源共享、实践锻炼、法律咨询。
谢文盛称,下一步,海南省台资企业协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增进台商台企之间的团结联谊和交流合作,加强与当地各有关部门的联系,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完)
雪具装备国产化的风口已来临?******
欣苒第一次接触滑雪是在2015年,“那是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的第一个雪季,和朋友到北京南山滑雪场开启了滑雪‘初体验’。我们在羽绒服上贴了暖宝宝,雪鞋和雪板也是租的。”这个雪季,欣苒在崇礼万龙滑雪场完成了“开板”仪式,此时她已装备齐全,雪服亮眼。欣苒表示,自己大部分装备都是国产品牌。滑雪装备主要覆盖了滑雪服、雪板、固定器、雪鞋、头盔、雪镜、手套等,全套下来价格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我第一套滑雪服是国外品牌,仅衣服和裤子就花费近万元。现在国内专门做滑雪装备的品牌逐渐多了起来,雪服的价格自然是亲民又划算,每个雪季前都会去磁器口挑选新雪季的‘皮肤’。”
进口滑雪装备五千元起,国产品牌配齐只需两千元
1月10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来到北京磁器口“雪具大厅”,三层楼高的建筑中,雪具店几乎充斥着每个角落。虽是工作日,但前来采购的滑雪爱好者同样络绎不绝。在二层的冷山雪具店中,李宁滑雪服占据着店铺货架的显眼位置。“这几款雪服到货量不多,刚上架就卖出去好几套,现在码已经不全了。”店员介绍道。
一对情侣从多款滑雪手套中挑选了一副国货,他们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舒适度挺不错,还带护腕,这款一百块左右,而国外品牌则要贵三四倍。”正在选购护具的李女士则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雪友倾向选择国产品牌配件,“性价比高太多了。”在冷山雪具店不远的雪上飞雪具店,将三款国产单板摆在店铺的橱窗内,每款单价在1000元左右。据店主介绍,之前店铺以零售欧美品牌为主,受到冬奥冰雪热的影响,公司也开始生产自己品牌的单板,瞄准滑雪入门级爱好者。“配齐一套进口的单板、固定器和单板鞋大约5000元起,而一套国产品牌配齐只需2000多元。”
虽然在滑雪服、滑雪配件方面,国产品牌崭露头角,但在硬核装备的选择上,伯顿(Burton)、Capita等国际品牌则更受欢迎。一位资深滑雪爱好者认为,目前国产滑雪装备更多以性价比占领一定市场,但是像雪板、头盔等装备,欧美品牌在设计、安全性及知名度等方面可能会更有优势,“不过对于大多数初级玩家来说,其实也体验不出太大差别。”
全球超90%滑雪装备需求,由中国供应链支撑
然而,支撑起整个国际装备市场的却是中国供应链。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贴牌代工支撑了全球超过90%的滑雪装备需求。以伯顿雪板为例,这个创始于1977年的美国品牌在滑雪界知名度颇高,目前天猫上一块雪板售价在3000至6000元不等。该品牌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到2018年,其大部分雪板都是中国制造的,只有部分高端产品线由奥地利生产。伯顿在中国的代工厂也逐渐增多,据官网资料显示,该品牌的雪鞋生产工厂设在湖南郴州,部分雪板工厂位于江苏昆山,而连接雪鞋与雪板的固定器工厂则设在广东深圳。另有媒体报道,山东嘉祥是全国最大的滑雪手套生产基地,年产手套600多万打,年销售额15亿元,拥有上千种手套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及60余项专利产品。中国市场的滑雪手套六成以上来自这里,其出口量也占行业出口总量的76.38%。
当曾经的小众冰雪运动开始转变成为大众消费后,雪具装备国产化的风口也逐渐来临。据CBNData联合天猫体育发布的《2020冬季新活力生活趋势报告》显示,去年12月里,滑雪装备的销量同比上涨了13倍,南恩、Nobaday等国产新锐品牌,集体进入“十大Z时代喜爱冰雪品牌榜单”。资本市场也同样向着这条赛道靠拢。2020年4月,高瓴资本与伯顿成立合资公司;2014年成立的奥雪文化,以自媒体起家推出“零夏”和“Nobaday”两大滑雪品牌后,于2021年先后完成了两笔融资;2021年2月4日,滑雪垂直领域互联网服务商去滑雪(GOSKI)宣布获得2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去滑雪的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把关注点放在原创滑雪装备上。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滑雪装备行业市场发展模式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的滑雪装备行业市场规模为32.2亿元,到2020年这一规模已拓展至12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5%。不过,未来中国滑雪品牌能否在行业中站稳“脚跟”,仍需品牌的努力及市场的检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于梦儿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